close


象徵著921地震後的重生與希望,這座遠從日本關西而來的紙教堂在2008年的9月21日,在南投埔里的桃米社區,重新啟用,開始並延續它新的使命。

一直從網路、報章雜誌中得知這座教堂的消息,終於在最近才有機會順道一遊。


從埔里往日月潭方向台21線,先找到桃米生態村,社區的入口處有詳盡的社區地圖及方向指引。

地圖看不懂也沒關係,村內的小巷弄也不怕迷路,因為轉角都可以看到像這樣的鮮明指標。


夕陽餘暉下的教堂,莊嚴柔和的絕美景緻讓人驚艷,我想,有許多人是被網路或雜誌上這樣的照片吸引而來。這次,若不是時間無法配合,我一定會選擇傍晚時分來訪,享受日落的那一刻。

到達的時間是某週末的午時,春天的陽光不算炙烈,反射著教堂白色外牆的光芒依舊搶眼。


紙教堂原本是1995年阪神大地震之後,建築師坂茂先生為燒燬的神戶鷹取教會所設計。

以玻璃纖維浪板構築成長方形的白色外牆,與天空相映,線條簡單俐落。


內部則由五十八根紙管建構出一個可容納八十個座位的橢圓形空間,屋頂覆蓋著可以透光的天幕。當光線由屋頂射下,柔和的光線與土黃色系的基調,形成一股莊嚴的氛圍,讓漫步於此的心整個沉澱下來,忍不住就想坐在這兒冥想一番。


有紙筒做成的長椅、講臺,這長椅可不只有裝飾用,強韌的程度是可以讓人坐到上面的ㄋ


當然,這教堂也不是只有裝飾用途,未來希望能夠用於居民集會、教會彌撒、結婚慶典等聚會場所。

平時也做為講解導覽之用。


老人與教堂

池水映著教堂與老叟閒在池邊閒坐,很難得在人多的假日抓到一個孤寂的角度。


在紙教堂旁,由設計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的建築師邱文傑設計了一棟「Paper Dome新故鄉社區見學園區」,為了對比於紙教堂的輕柔,又不能太過突兀,他以台灣鄉下常用的C型鋼作建材,運用大量的曲線,以圓弧的造型對比於紙教堂的方直。這兒也做為社區農場、食堂和藝品交易市集,讓遊客可以在此休憩。


在園區裡悠閒地散步,讓人完全沉浸在一片悠閒。


還可以在桃米村內隨意亂逛,這兒到處有池塘、果園、農田,池塘裡的蓮花已經含苞,下個月大概就會盛開了吧!


因為時間的原因,還沒有見到夕陽就得離開,令人不捨,滿懷著殘念,這次就當作是探路吧!

下次可以選擇四點以後再來造訪,一來可以避開較多的人群,二來可以一覽其夕陽及暮色。

埔里,除了好山好水,還有這兒一處充滿人文與希望的紙教堂歐。

其他照片 >>>>紙教堂



紙教堂Paper Dome
交通資訊 國道3號轉國道6號往埔里下愛蘭交流道往埔里接台14線接台21線,台21線51公里處轉進桃米村
GPS座標 N23.56.304 E120.55.395 
入園費 50元,可抵消費


埔里何處去?順道一遊
   
埔里的在地味道 噴水餐廳
   國宴料理 金都餐廳
   夢幻歐風 歐莉葉荷城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ayashi607 的頭像
    hayashi607

    hayashi607的部落格

    hayashi6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